這世界上有沒有哪一件事情是公平的?我認為是有的,那就是時間。不論我們是貧是富,長相美麗或平凡,心智健全或有缺陷,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,然而不同的人對時間的價值感卻大不相同。譬如急驚風者,認為時間即金錢,每小時都是重要資產,買東西會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,節省時間拿去做更多的事,確保效率;若是慢郎中者,同樣是買東西,會在賣場東瞧西看,遲遲無法消費,只為了追求物美價廉的商品。因此,同樣的時間成本,被不同性格的人運用,結果是產生不一樣的效益。當然我不能說那種人產生的結果效益一定最好,只是要提醒各位,要學著掌握自己的時間成本,並發揮最大的效益,因為時間是不等人的。 就以負債這件事情來舉例。負債族每月都必須償還一定債務,直到清償為止,但每月都還要額外加上新的利息。想盡快清償債務的人,就要充分利用時間增加收入,節省開銷,好節省夠多錢還款。但有些債務人卻選擇每月只付應繳金額,拉長貸款期限,減輕還款負擔。然而很多案例都顯示,前者往往比較快能清償債務,但後者卻永遠錢也還不完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後者太輕忽時間成本的價值。就像「溫水煮青蛙」的故事,剛開始青蛙在鍋子裡沒事,水漸漸加熱,等水溫超過青蛙所能負荷的程度,青蛙就掛掉了。只繳應繳金額的債務人像是溫水裡的青蛙一樣,是身在危險之中,每月的利息是漸漸升高的水溫,有可能吃掉債務人的生命力的。所以,若債務人不想將血汗錢一直拿來還債,建議債務人要學習思考時間效益的問題。 正因為時間是平等的,不論你是怎樣的個性,面對還債這件事情,我認為都該拿出「急驚風」的特質,仔細計算每小時的成本,以及可產生的效益。我們可以對自己的賺錢能力做個簡單的計算。假設月薪3萬元,除以20個工作天,再除以8小時,每小時工資約187.5元。一件襯衫780元,相當於工作4小時的薪資,換句話說,買一件780元的襯衫得工作4小時,買一件襯衫與還清債務,那一件事值得債務人花四小時生命去完成呢?也許有人會說,那是個人對生命的信念不同。我倒認為,如果對生命有信念,便不應先給自己的人生造成貫徹信念的障礙,被債務追著,想開心度日也很困難的。「莫等閒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!」,不想債務跟著自己直到頭髮都白了,現在就要更精準去計算時間價值,要記住,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