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數計統計平圴20~60歲,信用卡+現金卡循環利息高達七億多元,平圴每人負債約五十萬元,多麼可怕的數字,在過去各家銀行為了充斥自己的發卡量,讓台灣人養成了先享受而消費的習慣,一但養成如此的消費習慣,往往導致花錢開心,付錢傷心的局面,慢慢導致循環利息愈來愈高,超出本身所能支付的能力範圍而壓不過氣來。
所以要怎樣學習如何控制消費慾: 1.請先畫一個分析大餅圖,看看在其中絕大部分佔是那方面的消費區塊。 2.做出關鍵路徑圖,看看為何會需要這些物品或是作其他用途的決策過程 就可以找出如何斷絕你消費慾望。 3.每個月固定投資(基金~債卷或是保險),一定要用自動轉帳方式,強迫自己進行儲蓄,並且這個帳戶另外去銀行申請,不要有提款卡的功能。 4.準備一個撲滿或是類似功能的東西,零錢隨手存,積少成多很可觀。 5.尋找替代品,衣服不一定每個月都要買,一年買個兩次也是可以過(夏裝/冬裝),想想家裡暴滿的衣櫃,同一件衣服穿過有沒有超過兩次。 6.吃的不一定每天都要大餐或是精緻美食,自助餐乾麵水餃也不錯,如果三四十塊就可以填飽肚子,何必一定要花三四百塊呢? 7.外出的交通,不一定非開車不可,機車其實也不錯,路近其實可以走路,既可省錢又可減肥。 8.化妝品不一定要各大廠牌全部收集,因為保養品也是有期限。 要理財先要理心,先克制自己的消費模式形態,才不致於會愈陷愈深,若有關於理債這方面有不太了解或需幫助的可留言洽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