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大家都疲於物價的飛漲,但是真正令經濟學家和投資策略師最擔心的卻是通貨緊縮。所謂通貨緊縮就是緊縮大量可用的貨幣或信貸而導致價格普遍下跌。有時是為了對抗通貨膨脹並緩和經濟,而透過一些手段,如提高利率和縮緊貨幣供給來引起通貨緊縮。通貨緊縮是經濟蕭條和經濟衰退的指標。 日本在物價下滑的年代,出現世界上罕見的搶購保險箱的風潮。因為民眾擔心放在銀行的錢會收不回來(銀行倒閉時,保障存款戶的賠償上限由過去的「全數賠償」改為只保障一千萬日圓─約新台幣兩百八十八萬元),加上銀行為了分擔營運成本,開始向存款戶收取保管費。既然放在銀行的錢利息已經接近零,而銀行倒閉又有保障的上限,存款戶只得把錢從銀行提回家中放,但是又怕小偷,於是紛紛去買保險箱。這造成當時保險箱這項商品大賣,甚至保險箱銷售的專櫃還進了百貨公司。 民眾搶購保險箱、銀行對存款戶收保管費,這是日本通貨緊縮十大徵兆中的兩個模式。十大徵兆包括了股價下滑、房價下滑、五十元商品興起、廠商毛利率下滑、失業率上升、員工薪資下滑、銀行逾放比升高、政府基金護盤套牢嚴重、民眾搶購保險箱、銀行開始針對存款戶收保管費。除了最後兩項目前在台灣還不明顯,其餘八項都已經出現。 通貨膨脹還好,因為今天不買明天會漲價;但通貨緊縮的話,今天買了,明天就會跌價,那我幹嘛還買? 所以日本家庭長年處於大幅儲蓄過剩狀態,因為大家都捏著錢不敢花,對前途沒信心。因此大家對物價上漲不要抱持太悲觀的想法,方向正確,在現今的時代可以發掘許多商機。關於房市,房價會不斷增值,先買先贏;關於股市,要投資在產品價格會上漲,或產品會缺貨的產業或個別公司、產品上;關於債市,因為是固定收益,獲利不會受到影響,還可能因此覺得錢變大;關於創業,中產階級正在消失當中,從創業的角度來看,「絕對便宜與絕對貴」的產品最有機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