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家附近以及上班途中陸續有許多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竄起,許多地方紛紛大興土木工程,讓我一直飽受噪音的侵擾,也感受到房市興隆的熱烈氣氛。 近二、三年來,台灣房地產市場景氣上揚,主要是拜「低房價」、「低利率」及「低稅率」的「三低」環境所賜,儘管今年的「三低」環境逐漸消失,房價甚至再創歷史高點,但是房市買賣依然絡繹不絕。這是為什麼呢?是什麼原因讓台灣形成這股購屋旋風?不但停留許久還越演越烈? 明明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現今,國民所得已經原地踏步已久的台灣人,怎麼還會有閒錢去買房子呢?並且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,高房價還是驅趕不走高買氣。因為國內房貸依然處在低利率,並且是歷史低檔,約2.5%至3%之間,碰上歷史高檔的房價,在通貨膨脹的危機意識底下,兩相權衡的結果,普羅大眾還是覺得房地產比較能夠保值固本,因此房市便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國內銀行因為近幾年在企金及消金這兩大業務都鎩羽而歸之後,房貸業務便成為金融業者兵家必爭之地,為了搶這塊房貸大餅,業者紛紛以低利利誘房貸客戶,鞏固房貸版圖。因此購屋民眾是最大受惠者,由於房貸利率仍偏低,無異變相的提高民眾所得及購屋能力。 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台灣人一窩蜂的購屋熱呢?
從國際總體環境來看:國際油價曾突破每桶七十五美元的歷史價位,去年又再度回到此天價,即使後來都回跌下來,但國內的物價指數也因此居高不下,造成民生日用物資、水電費、交通費率都齊聲喊漲的連鎖效應,至今還是餘波蕩漾,連主計單位都承認有通膨壓力了,難怪平民百姓就算得縮衣節食也要買個房子以保本。
從兩岸關係的環境來看:所有已買房子或正計畫買房子的人,心中都還藏有另一個希望,就是等到兩年後兩岸關係將更趨和緩、三通水到渠成,所有及時搭上這班購屋列車的台灣人就將到達出運之站啦!這並不是不切實際的空想,而是兩岸關係發展之必然趨勢,因為原本極力阻擋兩岸更多互動的民進黨政府,十月己經開放第一類大陸人士來台觀光,兩岸節日包機,此舉無異將點燃三通的引信,即使未來未再見政黨輪替,兩岸更加開放也是擋都擋不住的趨勢。
從台灣與亞洲國家的房價環境來看:因為台灣房價仍然比其他地區相對上偏低,除非有重大非經濟因素出現,房市買盤仍將源源不絕的在市場上釋出,其間一段價差的想像空間,正是這波房市大夢最引人入勝之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