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十八世紀中葉,就已經有信用卡的概念,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才由美國人摩里斯發明信用卡,當時是以金屬製成的,標榜「先享受,後付款」,曾經風行一時,直到美國經濟大恐慌,許多發卡公司因呆帳和詐欺問題而損失重大,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曾被下令禁用信用卡。直到1951年大來卡(Diner Card)問世才奠定現代信用卡的雛型,大來卡公司以先替持卡人墊款,並向商家收取手續費的模式經營信用卡業務,不只形成了現代信用卡的營運模式,也建立了持卡人消費新觀念。發卡銀行不僅從商家收取手續費而獲利,更提供循環信用付款方式,增加銀行利息收入。 「先享受,後付費」的信用卡消費觀已經廣為國人所接受,無須擔心逛街時身懷鉅款遭竊的風險,也無須為難得遇見心儀的商品卻買不起而飲恨,「一卡在手,得心應手」,還可以享受信用卡紅利集點的樂趣,以及額外的優惠服務等等,使得人人不再身懷鉅款,反而身懷數卡,信用卡和現金卡確實能為持卡人的資金週轉帶來莫大的便利,但是在這片美麗海面底下卻深藏不可預知的可怕漩渦─利息。 當你優游於使用雙卡的消遙之時,請小心高利率的複利效果累積正虎視眈眈,一不謹慎,就讓你淪為喧騰一時的卡奴一族。 如此輕薄小巧的兩張卡片─信用卡和現金卡,是化妝成天使的小惡魔,讓你在享受便利的同時,也讓你一步步趨近負債的陷阱。究竟雙卡的威力有多高呢?在此先為你介紹「信用卡」:原本是個人支付消費、減輕現金攜帶並延後付款的支付工具,但信用卡延後付款功能即為銀行授信,也是授信工具,具有「免息延遲付款」的優點,可以使持卡人資金的運用更加靈活,不過雖說「免息」確有其事,並不能說銀行說謊,卻只是斷章取義之說。所謂的「免息」是指金融機構規定的繳款日期之前還款不計息,若是事情太多不小心給它忘記繳款,或是最近很累偷懶一下晚點再還,沒有繳足約定的最低金額,便會有利息產生。或許你會想「銀行不是明說日息萬分之五而已,有這麼嚴重嗎?一點點小錢罷了!本大爺才不會被這點小錢給嚇到。」是啊!萬分之五聽起來似乎是隔靴搔癢,並不會使你一夕之間就變成卡奴之列,但是這才是展現銀行的行銷智慧,讓你對利息累積失去防備,就在你還耽於燕雀之安之時,樑下的火勢才要點燃,日復一日,利息也不斷增長,每天一萬元只要五元的利息,過了一年就要你交出約兩千元,換算成年息將近20%。何況習慣使用信用卡消費的人絕對不會只花一萬元,發了薪水別先急著花掉,先拿去還債才是上乘之道,莫因忽視時間無息的流逝而讓你的荷包日漸消瘦。 講到信用卡,就會聯想到他的家人─現金卡:是信用貸款的一種,屬於一種隨借隨還的透支帳戶,這就好像銀行借給你一個裝錢的大撲滿,和一般貸款不同的是金融機構在發卡之後,便在卡片上設定一個額度,在所有的ATM都可以提領現金。 雖然現金卡標榜著「隨借隨還,當日借還不計息」,似乎也有借錢免息的誘因,年利率也比信用卡稍低,約18%,但是卻沒有延遲付款的優惠,只要一提領現金,沒有當天歸還,隔天就開始計算利息,沒有一點寬容空間,更甚的是,銀行報給聯徵中心的額度,並不是老老實實的照著實際核准的額度,而是約定的最高額度。也就是說,假設銀行核准五萬元給你,但是約定書寫著最高額度五十萬元,那麼留在聯徵中心的記錄絕不會是你所以為理所當然的五萬,而是五十萬,這可是影響你日後的貸款額度唷! 許多人淪為卡奴都是因為忽視這雙卡的威力,每個月只繳最低金額,卻不知你所繳掉的絕大部分都是利息,本金只佔一點點,銀行就是明瞭持卡人的心理,讓你一直不停地繳利息,而本金卻沒有多少消減,在還款期間若又有期的資金需求卻沒有其他融資管道,持卡人一定又會動用到雙卡,落入惡性循環的漩渦中,從此難以翻身。 |